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

习惯性忽略、贬低、否定自己的人,都是在逃避真实的自己

文章发布于:2022-05-25 14:52:04

人,是一个极其有趣的生命体。


尤其当我们用觉察的眼光去看的时候,更会发现,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是如此的复杂与矛盾、分裂又圆融,有着无穷的探索空间。

 

今天,我想讲一个明明很奇怪却又普遍存在于多数人身上,明明不应该却被无数人习惯的现象——逃离自己

 

是的,尽管如今是一个“做自己”已经成为共识的时代,我仍然发现不论是在生活中,还是在咨询室,大部人却做着相反的事情——习惯性地忽略、贬低、逃离自己,并且是无意识的。


很多人甚至是一面呼喊着做自己,一面却将目光投向他处,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。

 

结果,缘木求鱼,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。

 


你是在做自己,还是在逃离自己?


其实,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想要“逃离自己”的时刻。

 

我们厌恶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、性格中的某些特点、过去的某些经历,或者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。


比如厌恶自己脸上的雀斑、厌恶自己的敏感、讨厌自己的声音……

 

我们相信如果能够摆脱它们,生活就可以轻松一些,自己也能更被人喜爱。

 

甚至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想法:

 

“如果我是某某人,而不是我自己,那么也许我会更幸福;”

 

“如果我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家庭,我的生活肯定会幸福。”

 

于是为了做出改变,我们开始和自己较劲。

 

去整容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、去练习自己的声调、甚至努力学着去更像某人……

 

这种努力,即便能带来一定效果,但也带来了新的焦灼。

 

因为那些想要改变的愿望中,暗含着对当下真实自我的否定,让内在处于四分五裂的斗争中,反而失去了力量。

 

甚至在某些时候,你会发现那些被否认和回避掉的东西并未真正消失。

 

它们好像暗藏在某个角落里,冷不丁地让你产生某种熟悉,却又莫名的反应;或潜伏进你的梦境中,又或者在那些不经意的话语、行为或情绪中再次泄露出来,难以设防。

 

“那些你厌恶的自己”就像一个甩不开的梦魇,你越是越逃,它越是紧抓着你不放。

 

因为我们无法从一个不是“自己”的地方,去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改变。

 

而且如果没有这个出发点,又如何确认所做出的改变,带来的是成长,还是被异化呢?


比如小A。

 

小A自幼安静,也有些敏感,比起外界的热闹与复杂的交际,他更喜欢待在自己的小世界,享受思考的乐趣。

 

可是父母常说他太内向,希望他活泼开朗一些;亲戚说在这个社会上关系很重要,小A以后可能会吃亏……这些话让小A充满压力,也怀疑自己的内向是否真是一个劣势?

 

成长过程中,小A一次又一次觉得曾经听到的那些话可能是正确的。从校园到职场,身边总有一些人,能轻易成为人群中的焦点,风趣活泼,相较之下,小A觉得自己晦暗无比。

 

也许改变自己才是出路。

 

于是,小A在网上搜索各种社交技巧,学习如何与别人拉近距离,逼着自己参加各种社交聚会……但践行的过程中总有些变扭,热情变成刻意的佯装,反而滋生了内心的疲惫与抵触。

 

他也很容易从别人礼貌的回应中,捕捉到异样的眼光,看见了一个僵硬而笨拙的自己。

 

多年的努力,不仅没有让小A摆脱自己的内向,反而让他更加挫败和自责,并且变得孤僻,有意无意疏远和他人的关系……

 

求其根源,毁掉小A生活的并不是内向,而是想要逃离内向。



小B是一个年轻女性,她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有一群关系不错的朋友。

 

对待朋友她总是热心以赴,会做她们的情绪垃圾桶,满足她们的各种需求。

 

但是她自己遇到困难却很少告诉别人,她觉得不应该给别人传递负面情绪,也不想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脆弱,更不想经历求而不得的难堪和失望。

 

在关系中,她总是给予的一方,但是一再这样,她心里也暗自积累着孤独与疲惫,以及难以表达的愤怒。

 

所以,即便朋友都信任她,她却觉得自己并未真的和任何人亲近。

 

小B的孤独,正是因为她不断地在关系中逃离和回避自己真实的需求。


小A与小B都是生活中的人,或许又都是你我内心里的某个影子。


他们或许不断逃离真实自己,期许成为别人;

 

他们或许总是听从他人意见,而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与责任,渐渐变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;

 

或者将自我的价值过多依附于别人的参照体系,不断经历着比较的起伏而无法获得内在的稳定……

 

 

为什么我们想要逃离自己?


a. 早年的不被镜映,甚至遭遇拒绝

 

“我不成其为我,如果没有一个他者来指认。”

 

一个人自我的形成,和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,尤其是早年阶段的养育者有着密切的关联。

 

那些“我”的部分,是被他人所看见、容纳和肯定,还是被忽视和排斥,甚至是被养育者自身的需求所使用,会影响着人格内部不同的发展命运。

 

在小A的经历中,他的内倾型特质在曾经的环境中并不受欢迎,甚至被视为是一个缺点。

 

如果类似的他人态度被重复性地经历,我们会渐渐认同甚至内化成为自己的一个部分,结果就是造成了自我内部的分裂。

 

并常常在他人的真实厌恶发生之前,先产生自我厌恶,并预期别人也会如此。

 

b. 自我不能承载之重

 

生活充满着难以承受的无常和苦难,比如失恋、失业、痛失亲人等。

 

这些苦难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,诸如悲伤、恐惧、焦虑……

 

当情绪强度超过了当下的自我能够承载的程度,从而造成威胁时,我们往往会选择一系列防御机制,比如:

 

▷压抑:让自己不去感受,不去想,但是其实知道

▷否认:比如不相信某位至亲的离世,或认为伴侣所坦白的背叛是在开玩笑

▷情感隔离:知道那件事,但是对此没有任何感觉……

 

防御本身其实是个中性词,它是我们在困难情境中(尤其当我们身处幼年时)所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,让自己不至于崩溃瓦解。

 

但是如果时过境迁,我们一直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的话,曾经的保护也会变成如今的囚笼。

 

所以在心理咨询中,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来访者眼前的困境,给出一个现实化的建议,而是帮助他去发展出自我的力量,能够应对更多生活中的挑战。


 

那么如何回归,确认自己?


a. 追溯和理解自己的过去


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存在,我们身上既传承着家族的历史,也承载着自己的过去。理解过去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。

 

在心理咨询中,小B谈到小时候父母很忙,很多时候她遇到困难,或者被小朋友欺负时,特别希望可以依靠父母。但父母的缺席,让她很受挫,逐渐开始压抑自己的这些需要。

 

意识到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的关联后,小B对自己在关系中的反应有了更多理解,开始看到并尝试不同的可能性。

 

b.停下来,打开一个空间

 

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事件,而是自己对事件的反应,并且常常由一个反应又引发另一个反应,最后陷入混乱的情绪团中。

 

有时应对、行动能带来积极的结果,但有时也可能导致越陷越深,因为我们还无法涵容这些情绪。

 

所以遭遇痛苦时,如果条件允许,在急于做出反应之前,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先停一停。

 

可以从关注自己的呼吸开始,并关注自己的身体、身边的环境、所处的时间,这可以帮助我们从思绪和幻想的奔跑中刹停,回到真实的此时此地,在当下获得一些身心的安稳。

 

还可以学着为自己的感受命名,从“我感觉很糟糕”开始,更多去识别出其他情绪。

 

除了痛苦,或许还有一些焦虑,是担心无法达成某个结果;

 

或许还有一些内疚,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……

 

一开始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,而是和它们待在一起,安放它们。也许还有对承担着这一切的自己有一些“心疼”,那也请给它一个位置。

 

这样的时候,你会发现,我们自身是远比那些情绪和困扰更宽广的存在。


 

c.在关系中构建新的发展

 

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认为,当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作为安全基地时,会发展出对外界的信任,能更加勇于并投入地去探索。

 

良好的关系促进个体内在自我的发展与成熟,依赖与独立之间,本质上并不对立。

 

所以,心理咨询终究做的是人的工作,是双方在关系中的投入。在关系中受的伤,自然要在关系中疗愈。

 

比如,小A在曾经关系中被认为的“性格不好”,成了困住他的一个壳。

 

当他在与咨询师的关系中,这个壳被渐渐消融之后,小A的真实自我开始闪光——他个性中的敏锐、对他人情绪的细腻和体察、以及独特和深入的思考方式,渐渐开始被他承认,并得以发展。

 

当他不再对抗自己,而是喜欢自己的时候,他自然对生活产生了热情与兴趣。

 

我们都希望可以做真实的自己,然而真正的做自己,是在对自己的觉察及理解之后,所生发出来的自在、从容与慈悲。

 

这并不只是一个说到就能做到的简单动作,而是一个持续发力的过程,需要时间,也需要心力。

 

这不容易,但一旦你能做到,你会发现,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,就是那一个个能够活出自己的生命。


微信扫码

分享文章素材
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

立即体验

相关文章

更多文章

相关文章

拼命加载中...
已经到底了

提交成功

我们会尽快联系您

我要合作

申请免费试用

您的称呼:

公司:

您的手机:

验证码:

期望合模式:

详细需求:

立即体验